0731-88576763

印刷项目
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2月12日,演员们在法国尼斯表演彝族古戏《撮泰吉》。当日,来自中国贵州毕节乌蒙演艺集团的演员们在法国尼斯国家剧院为当地民众带来传统彝族歌舞表演,这中间还包括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彝族古戏《撮泰吉》。新华社记者陈益宸摄

  2017年2月7日报道,舞龙在起源于中国的传统舞蹈。舞龙和舞狮,古时是在一年中的大型节日里面节目之一。随着华人移民到世界各地,现在的舞龙文化,已经遍及中国、台湾、香港、东南亚,以至欧美、澳大利亚、新西兰各个华人集中的地区,成为中华文化的一个标志。灯节虽始于汉初,盛于唐宋,但“舞龙”的习俗,相信是承继殷周“祭天”的遗风。中华民族是一个富有创造力的民族。综观各地、各族人民的舞龙表演,种类非常之多,各具特色。常见的有火龙、草龙、毛龙(贵州石阡)、人龙、布龙、纸龙、花龙、筐龙、段龙、烛龙、醉龙、竹叶龙、荷花龙、板凳龙、扁担龙、滚地龙、七巧龙、大头龙、夜光龙、焰火龙等近百种之多。龙灯的节数一般为7节,9节和13节。从久远的年代起,舞龙活动经久不衰,一代又一代流传下来。舞龙不再是某一民族独有的“自喻”项目,而是属于各个民族的了。今天,在我们祖国这个多民族的大家庭里,“龙”已成为整个中华民族的象征。舞龙的创造和流传是全中华民族光辉历史的一部分,为我们的民族和人民所喜爱。灯节中的花灯种类非常之多,诸如花卉、虫鸟、百兽,应有尽有,唯其中最特出而又巨大的,则数“龙灯”。

  1月11日,在华州皮影文化园,一名“签手”为观众表演皮影戏。“签手”是皮影戏演出中主要行当,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千军万马、沙场点兵皆由签手的十指掌控,其操作是不是到位,直接影响演出的质量。在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皮影文化园,活跃着一支皮影表演团,7位成员平均岁数近70岁。几根竹竿、两只手、一张嘴、一套锣鼓,支撑起所有的人物和情节,传达出这曾经风靡一时的民间文娱活动的魅力。华州是中国戏曲皮影戏艺术重要的源头之一。2006年,华州皮影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华州皮影得到了各方面的支持。 2015年5月,华州成立影源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并将刘华、吕崇德等7位民间皮影老艺人招聘到皮影文化园,集中搜集、整理、表演传统皮影传统剧目,展示华州皮影的独特魅力。他们的演出剧目除了丰富的历史传统剧,还有现代戏和自编的新节目。目前,7名老人的公开演出已有400多场,观众6万多人次。 “眼中晃动的是光与影,耳旁流过的是余音绕梁。”梦想和皮影戏本身的魅力支撑着老人们对皮影戏的坚守和热爱,7位老人用精湛的皮影表演,守护着我们共同的文化财富。新华社记者 陶明 摄

  2017年2月9日,湖北省武汉市。记忆中的年味在哪里?就在城里人连年感叹“春节越来越没有年味”的时候,2017鸡年正月十三,在武汉市黄陂区李家集街郑店村刘彭家砦湾,踩高跷、舞狮等传统民俗活动依然是这里过年的“重头戏”。2月9日上午11点,刘彭家砦湾的刘家庙早已被人群围得水泄不通,在当地颇有名气的“高跷故事亭子”表演的消息传遍七里八乡,上万人早早赶过来抢占“有利地势”。鞭炮、锣鼓开阵,24人的高跷队伍浩浩荡荡地从蜿蜒曲折的乡路走来,步伐轻盈。演员们身着戏装,踩着2米高的高跷,背着花篮、宝剑等道具,在锣鼓声中走动摆着造型,或演绎着故事。表演时,当地的村民扮演成“八仙过海”中的八仙,另有一男一女扮演丑角,做出不同动作,“渔樵耕读”、“桃园结义”、“天女散花”……一桩桩传统经典故事精彩上演。50岁的传统舞蹈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刘明启,踩着七尺高跷,肩抗一有托肩的铁质“铠甲”,“铠甲”顶端再固定一名六岁的儿童,儿童在上面表演翻筋斗等杂技动作,与刘明启一同缓步转圈,上演“肩上芭蕾”。“高跷故事亭子”2013年10月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归属传统舞蹈类。据悉,清末明初,这里的村民就善踩高跷,正月十五期间配合玩灯、舞狮一同展演,由单一的高跷上站人到组合成故事而形成现在的高跷故事亭子。高跷故事亭子在刘彭家砦已经传承了一百多年。如今,踩高跷已是刘彭家砦湾广大村民喜闻乐见的一项民间传统舞蹈项目,经过百年的传承与发展,它的表现形式已发展为融杂技、故事、戏曲为一体。

  1月13日,在河北张家口蔚县南留庄镇白河东村,王启杰在青砂器烧制炉前工作。65岁的王启杰是白河东村一带青砂器作坊“掌门人”、蔚州青砂器王氏家族的第四代传承人,自幼跟父亲学习青砂器制作,坚持用传统手艺烧制青砂器至今。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蔚县青砂器是当地传统民间手工艺器皿,历史悠远长久,俗称砂锅、砂壶、砂吊等,是熬中草药、烧水、做饭、煮肉、热酒的上好器皿。河北张家口蔚县南留庄镇白河东村一带是蔚县青砂器的发源地。当地山上有丰富的天然瓷土,其土质有黏性,细腻、柔软、可塑性强,俗称“矸子土”,是制作青砂器的天然资源。从碾碎“矸子土”到拉坯,再到烧制出成品,一件蔚县青砂器的制作,需要大量繁琐的工序。在烧制过程中,查看烧制的火候又称“看火”,是个重要环节——“看火”是否准确,直接决定青砂器烧制质量的好坏,这个“绝活”一般是由烧制青砂器的传承人一辈一辈传下来的。新华社记者 杨世尧 摄

  2月15日,在石家庄井陉县天长镇庄旺村庙会踩街活动上,李爱玲的井陉拉花队伍在表演。当日,河北省石家庄市井陉县天长镇庄旺村举办庙会踩街民俗活动,其中一支井陉拉花队伍表演技艺精湛,格外引人注目。这支队伍的领队人名叫李爱玲,是井陉拉花技艺传承人。今年52岁的李爱玲从事井陉拉花表演已经有四十年之久;平日里,李爱玲还致力于井陉拉花的传承工作。2016年,李爱玲在井陉县高家庄小学开办了免费的拉花培训班,教孩子们学习家乡的非遗技艺,目前已有60多个孩子报上自己的姓名去参加。新华社发(蒲东峰 摄)

  2月27日,在广西东兰县巴畴乡巴英村,几名小朋友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中表演音乐铜鼓。当日,广西东兰县巴畴乡巴英村举行了一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活动。当地壮族瑶族等少数民族同胞欢聚一堂,展演本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目,共同祈求新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新华社记者 陆波岸 摄

  2月22日,在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同乐苗族乡同乐村平溪屯,覃奶时清老人在创作侗族刺绣。现年91岁的侗族老人覃奶时清,是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同乐苗族乡同乐村平溪屯人,她自幼学习剪纸,嫁入民间技艺世家覃姓人家后,深入学习裁缝、剪纸、刺绣等手工技艺,曾多次参加民间民族手工艺品大赛并获奖。在她的影响和引导下,她的两个儿媳杨甜、韦清花不断努力研究和学习侗族刺绣等民间手工技艺,并先后成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侗绣)代表性传承人。覃奶时清老人目前身体硬朗,有空就到村里走走,把这门技艺毫不保留地传授给村里的妇女和孩子们。 新华社记者陆波岸摄

  2009年2月26日,贵州省石阡县大塘村,活跃着一支大塘村木偶戏班,6位成员平均岁数70岁左右,几根竹竿、两只手、一张嘴、一套锣鼓,支撑起所有的人物和情节。在花桥村和大塘村以及十里八乡,只要听见锣鼓声,木偶戏戏迷们老的、少的、男的、女的都会聚拢来看个够,传达出这曾经风靡一时的民间文娱活动的魅力。石阡木偶戏是流传于贵州石阡各民族中的一种民间傀儡戏曲剧种。其远祖可追溯到汉魏以远的“刻木人像”中的“傀儡”,为宋元时期杖头傀儡的遗存。石阡木偶戏基本要素包括唱腔、锣鼓牌子、头子、戏装、道具、表演等方面。在石阡及周边地方,如今50岁以上的人谈起木偶戏都会想起石阡县花桥镇花桥村和大塘村民组傅家的木偶戏班。大塘木偶戏能有如此的影响力,除了傅姓“泰洪班”演艺之高外,还有就是傅姓钟爱于木偶戏已有七代人,180多年的历史。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贵州省石阡县申报的仡佬族毛龙灯和大塘木偶戏榜上有名。听说我们是专程来拍大塘木偶戏的摄影师,77岁的傅正华和73岁的傅正贵两位老人笑得合不拢嘴,连忙端茶送水,张罗木偶戏装、道具等。不一会儿,锣鼓一响,招来好多看木偶戏的戏迷。在记者眼前晃动的是古装人物,耳边响起的是余音缭绕。梦想和木偶戏本身的魅力支撑着老人们对木偶戏的坚守与热爱,6位老人用精湛的木偶戏表演,守护在我们共同的文化财富。说到自己钟爱并追求了一生的木偶戏演艺,石阡县大塘村77岁的傅正华和73岁的傅正贵两位老人都为七代技艺陷入濒临失传的窘境而流露出无可奈何的神色。

  2月14日,贵州省从江县停洞镇摆也村的苗族学生在参加芦笙舞表演。当日,贵州省从江县停洞镇举行苗族芦笙舞表演活动,来自该镇摆也村的苗族中小学生身着民族服装,在传承人的引领下翩翩起舞。今年寒假期间,摆也村邀请传承人来到村里,给学生们传授苗族芦笙舞,孩子们通过学习家乡非遗技艺,切身感受到民间传统文化的魅力,度过了一个快乐又充实的假期。新华社发(吴德军 摄)

  2月24日,在英国伦敦英国王储传统艺术学院,魏立中传授木版水印技艺。 2月16日至24日,英国王储传统艺术学院举办“十竹斋木版水印艺术传承”文献作品展,十竹斋木版水印非遗传承人魏立中在展览期间向学员传授木版水印技艺。木版水印专业学名为“古代彩色版画印刷术”,集绘画、雕刻、印刷于一体,是对中国书画精品进行高仿真复制的传统工艺。新华社记者韩岩摄

  2017年2月16日,贵州省苗族同胞在凯里市舟溪镇,汇聚一堂跳芦笙舞,数干支芦笙在几十个圆圈呜,震撼山岳,不少游客感慨地说,这是世界上最强音民间芦笙舞。每年正月十六至二十,自凯里、麻江、丹寨、雷山等县苗族同胞汇聚舟溪,跳起令人兴奋的芦笙舞,在现场,各县、寨自然围成一圈,在芦笙吹奏的吹奏下,苗族姑娘身着节日盛装,翩翩起舞,展示美好的生活。芦笙会期间,苗族同胞还举行斗牛,赛马、斗鸟、斗鸡、山歌等丰富多彩的活动,特别是芦笙会,场面蔚为壮观,是贵州、乃至国内国际少见的民族民间文化活动,目前,舟溪镇甘囊香芦笙会,已被列入贵州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2017年2月27日,在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黄墩镇上双疃村,普普通通的老牛耕地,如今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翻开日照市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黄墩闹春牛”在民俗一栏里显得很醒目。黄墩镇上双疃村是一个有着380多户人家的山村,原来家家户户养牛,现在只有30多户还饲养,户主的岁数大多在60岁开外。随着现代农机具的普及,使用耕牛耕种土地的慢慢的变少,会使唤牛的村民更是不多见了。2010年春节刚过,到上双疃村采访的《黄海晨刊》记者和村党支部书记张守红交谈时了解到,这个村的青壮年劳力春节过后基本外出打工,节日期间热热闹闹的小山村一下子成了“空巢村”,只有一些老人还固守着家里的几亩口粮田。没有青年人的参与,村里的文化生活也单调,街道上冷冷清清,村里缺少生机。于是记者就给张守红出了个主意:利用“二月二”这个传统节日,组织在家的老人集中展示一下耕地耙地的技艺,让走出山村的孩童了解祖辈们的艰辛,同时也创造一个家庭团聚的机会。2010年3月17日,村两委组织村民举行了一次传统的“闹春牛”活动。参加活动的村民用刷子将牛的全身清理洗涤干净,给心爱的牛儿戴上大红花,牛角贴上象征吉祥如意的“福”字和“酉”字,套上耕犁“试耕”,向乡邻展示耕牛经过一冬的休养而膘厚体大的身板和“试耕”时的矫健身姿,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试耕”结束后,村民给心爱的牛儿喂上煎饼、馒头、发糕、豆腐等食品,慰劳牛儿,祈盼新的一年牛儿膘肥体壮,多出农活。这次活动特别成功,孩子们被这从未见过的“新鲜”事儿所吸引,儿辈们也对父辈的艰辛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就这样,每年的二月初二,村两委就会组织村民“闹春牛”。人们闹春牛、打屯子,参加搬化肥、剥玉米、剥花生、巧手绣鞋垫、拔河等各种活动,庆祝春耕的开始,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欢声笑语又回到了原本寂静的小山村。2016年,黄墩镇上双疃村的闹春牛活动列入日照市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7年2月26日,村两委又组织村民举办“闹春牛民俗文化节”,在外工作的上双疃人利用周日回家,陪伴父母庆祝节日,感受民俗。普普通通的农事活动,也了村里的一个重大节日。

  2月21日,在贵州省丹寨县扬武中学,一名学生在学习苗族蜡染绘画技艺。近年来,贵州省丹寨县依托非遗资源优势,大力实施非遗文化进校园、进教材、进课堂活动,将苗族锦鸡舞、苗族蜡染、苗族贾理等非遗文化引进中小学课堂,既让学生更多地了解民族文化,又使非遗技艺代代相传。新华社发(黄晓海 摄)


Copyright © 2012-2018 宝博体育下载BOB|体育彩票娱乐bob 版权所有

湘ICP备18014865号-1